今天回老家,聽說三月泡兒吃的了,然后就和小伙伴一起去山上找三月泡!那味道,不擺了!!吃著酸酸甜甜的三月泡兒,不禁想起,小的時候,鄉野田間,哪里都是玩樂的場所;山上,田坎,有植物的地方都能找到吃的。這些代表童年記憶的野果子,作為宜賓農村人,你還記得多少?
蒿秧泡兒
學名刺莓果。酸甜可口,是童年最愛之一。
舅舅娘
以前不懂,看著好看就摘,又酸又澀還大把大把的往嘴里塞。
野地瓜
野地瓜十分香甜,只要是田間地邊都有。你們還記得“六月六,地瓜熟;七月半,地瓜爛”這句話嗎?
羊奶奶
又叫羊奶果,酸酸甜甜,小時候當做水果吃。
牛奶奶
和羊奶果類似,但果較小,沿枝條單果排成一串。
刺梨子
又叫糖梨兒。維生素含量極高,就是吃起來有點酸澀
地瓜
學名豆薯。兒時的最愛,可以生吃也可以炒成菜,但是老人會說吃多了容易肚兒痛。
又叫野香蕉,看起來造型有點嚇人,吃起來跟香蕉差不多。
酸咪草
小時候把這叫做“酸咪草”,放一片葉子在嘴里嚼著吃,酸得清口水直流
茨菰
以前有木有挖過啊?下面的圓坨坨吃了能治咳嗽。
八毛花
稈的底端嫩的可以吃;葉子可以做箭,可以射很遠。最大的用處是小時候讀書學習數學,把它的稈稈削成小段,稱之“小棒”,做記數和加減法用。
折耳根
折耳根 學名魚腥草。氣味獨特,涼拌起來超好吃,清熱解毒。
筍子蟲
學名竹象。竹類主要害蟲之一。夏天中午最喜歡在竹林找,然后燒來吃,加些鹽,美味啊。
包谷桿
小時候,大人在前面砍斷玉米桿,后面我們跟著撿起來嘗哪根甜。經常被劃破嘴。
黃花
這東西太好吃了,特別是干黃花燉湯!
小時候常用它來做雞蛋湯,很香!
野豌喬
這個雖然不能吃,但是個好東西。摘下來,掐斷取前部分,放嘴里,能吹出清脆的聲音,而且能吹出任意優美的曲子!
蛇泡
學名蛇莓。外面紅色的顆粒,里面是白色的果肉,甜甜的。聽大人說蛇專吃這種野果,所以很多小孩不敢吃。
南瓜花
做面條的時候放在里面,吃到嘴里肉肉的,很有味道。炒起來也很好吃。
槐花
夏天會摘下來放到水里泡了喝,很提神。
拐棗
長得奇奇怪怪的。要不是別人告訴你它能吃,肯定會當它是樹枝。吃起來特別甜,甜的膩人。
雞絲菌
又叫傘把菇、樅杠菌。做湯超好喝。
野柿子
山里常見,成熟了特別甜。
紅苕尖
就是紅苕的葉子,現在也常炒來吃。
酸棗
個頭挺大,但并不好吃。核拿來踢ber很好用。
油果子
果皮能當肥皂用。
桑泡兒
學名桑葚。很好吃的桑樹果果,經常吃得嘴巴都是烏奇嘛黑的。
野李子
現代李的野生品種,種類很多。味苦。老人常講聰明人的故事:一伙少年看見路邊有一棵野李子樹,結滿了李子,一涌而上,只有一個聰明的少年動也不動,別人覺得奇怪,你為何不去摘呢?少年答道:路邊有李無人摘,一定是苦李。
野梨子
現代梨的野生種。種類也有很多,多數見的是肖梨,個不大,水分中等,多麻點,常長得歪歪扭扭,味道還不錯;還有東瓜胖,個子很大,成熟后水分也多,品質比較好。
是不是很懷念?有的東西已經絕跡了,再也吃不到了!!
(編輯 馮莉 責任編輯 賴武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