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山藥又名紫“人參”,有極高的藥用價值,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譽,既是餐桌佳肴,又是保健藥材。在宜賓興文縣共樂鎮東方紅村,有一位返鄉創業的“80后”青年,他用紫山藥創造了一個“土生金”的故事。
高云定
2014年10月,在外打拼的高定云回到家鄉興文縣共樂鎮東方紅村,在家鄉平坦的土地上開始發展紫山藥種植。“經過我們多方的考察和外出的學習,結合我們當地的土質,我決定種植紫山藥,這邊是油沙土,而且疏松透氣,它種出來的紫山藥品質口感這方面是很好的。”高定云說。
結合共樂鎮適宜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,高定云從臺灣引進了紫山藥,在自家門口流轉了70余畝土地,進行試種。可從引種、平土到播種,整個試種過程并不順利。
“最初引種回來的時候,路上遇到霜凍天氣,回來壞掉了很多種子,還有就是技術方面欠缺,以致浪費了很多很多的人工,也造成了整理出來的時候果實不規范。”說到創業之初的情形,高定云記憶猶新。
出生于1983年的高定云,16歲外出務工,十幾年的摸爬滾打造就了他吃苦耐勞的性格。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,高定云終于成功試種出了20余萬斤紫山藥。
“去年我們種了70多畝,效益相當不錯,今年我們又增加了200多畝的面積,現在我們的大部分果實已經是有定向銷售了,剩余一部分也在進行著深加工,做成山藥酒、山藥面條、山藥醋。”高定云說。
2015年9月,高定云在鎮黨委、村兩委和該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下,成立了鴻云特色農業專業合作社,合作社的成立不僅帶動了東方紅村紫山藥及其他農業產業的發展,同時也開啟了共樂鎮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