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螟蟲俗稱“旋心蟲”,二代主要在水稻穗期危害,可造成蟲傷株、枯孕穗、白穗等,一般年分減產5%-10%,嚴重時減產50%以上,是我市水稻生產上的重大害蟲之一。據南溪區、江安縣、長寧縣調查,今年一代螟蟲發生時間極不整齊,防治時間延長,一代螟蟲在局部區域發生較重,螟害率較高。南溪縣6月16—17日在仙臨、留賓等鄉鎮調查,一代平均枯心率為5.01%,畝殘蟲量571頭,平均死亡率為9.88%,螟種仍以二化螟為主,占95.6%,預計螟卵孵化高峰期在6月25日左右;江安縣在桐梓鎮踏水橋村、大井鎮大井村等稻田調查,一代螟蟲加權平均畝殘蟲量為203.23頭,未見三化螟,加權平均一代螟害率為0.059;長寧縣在長寧、下場等鄉鎮調查,一代螟蟲防治田枯心率0. 53%-1.98%,平均為0.82%,未防治田螟害率5.82;高縣6月中旬在慶符、趈灘等地調查,水稻螟蟲一代螟害率平均為0.15%,平均畝殘留蟲量484頭,以二化螟為主,占91.5%,平均死亡率5.4 %,田間未防治田塊枯心(鞘)率最高達到4.1%;燈下于6月8日出現二化螟成蟲,較去年遲4天。根據今年一代螟蟲發生特點,再結合氣象、栽培、歷年發生情況等因素綜合分析,預計我市二代螟蟲為中等偏重發生(4級)趨勢,發生面積120萬畝左右,螟種以二化螟為主。
1、防治區域:早含苞的田塊早治,長勢嫩綠的田塊、一代發生嚴重、抽穗不到80%的田塊重點防治。
2、防治適期:預測平壩淺丘區用藥適期為6月下旬至7月初,深丘區推遲6—10天。
3、選用藥劑:畝用10%阿維·氟蟲雙酰胺(稻騰)30毫升或20%氯蟲苯甲酰胺(康寬)10毫升或20%氯蟲·噻蟲嗪(福戈)8克或30%甲維·毒死蜱乳油80毫升或20%阿維·毒死蜱乳油125毫升或1%甲維鹽50—60毫升兌水50公斤手動噴霧,或者加水10公斤機動噴霧。
(編輯 夏霜梅 責任編輯 賴武明)